針對PPH管件幾個爭議問題的探討
一、PPH的幾個爭議問題:
1、對PPH管件含義的理解
2、PPH管件的手術效果
3、PPH管件的手術適應癥
4、PPH管件的手術操作過程
5、PPH管件的合并手術處理
6、PPH管件手術并發癥的處理
7、TST可以替代PPH手術嗎?
二、對PPH含義的理解爭議:
1、PPH詞條的含義:
PPH是Proces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的簡稱,譯為:吻合器痔固定術,痔上粘膜環切(釘合)術,也有的譯為直腸下端粘膜環形切除肛墊懸吊術等。
Procesure:程序,手續:工序,過程,步驟;訴訟程序
Prolapse:下垂,脫垂;
Hemorrhoids:痔瘡
And:而且;和,與,然后;因此
PPH的字面含義:“針對脫垂和痔的治療方式”或者是“治療脫垂性痔的手術”。
2、個人對PPH含義的理解:
①肛墊發生病理性肥大、移位就形成了痔;
②從本術式的具體涵義來看,我認為把PPH理解和翻譯成“(吻合器)痔上粘膜環切釘合術”是貼切的,其中“痔上粘膜”包含而產能意思:
一是內痔上方的直腸粘膜及粘膜下組織;
二是內痔的上半部分。
③肛墊重要生理功能
一是敏銳的感受腸內容物的作用;
二是對肛門括約肌功能起到精細的調節作用;
三是“生理性括約肌”。
3、PPH的發展歷程:
①PPH管件開始設計是治療直腸粘膜內脫垂,1998年意大利的Longo開始用于治療內痔脫出,繼而推廣開來。
②我國在強生公司的大力推動,微創理念,創新意識,當然也不排除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得到了迅猛發展。
③但時至今日,具體應該怎么操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和大的避免后遺癥的發生并沒有統一的規范。
三、PPH管件的效果與優勢爭議:
效果確切:把不正常肛墊恢復到基本正常狀態
優勢明顯:手術時間短、疼痛程度輕、創面愈合快、恢復工作快、術后對肛門功能影響小。
優勢特點:內痔越多(范圍越廣)、越大,優勢越明顯。
優勢基礎:理想適應癥、熟練的操作技巧、對合并手術有足夠的認識。
建議:建議進行多中心大樣本對照研究,認為PPH好的就做PPH,認為傳統手術好的就繼續傳統,當然二種手術操作方法分別統一、觀察指標統一、統一審核、隨訪(第三方),術前術后照相保留資料,發飆淪為以提供合格病例數來排序,不用糾結排名前后。